植 物 医 院
 | 植物医院网站首页 | 科技论坛 | 植物医院 | 农药科学使用 | 急救站 | 涉农法律法规 | 生活小窍门 | 培训中心 | 一点通 | 优秀农药库 | 意见建议 | 曝光台 | 站略方案 |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植物医院  

黄瓜蔓枯病防治技术

 

病害名称:  蔓枯病(小球壳) 


 

病原病毒

 (病原菌学名):
  Mycosphaerella melonis (Psseruini Chiu et Wallker 


 

危害与诊断:

      主要为害茎基部,初生油渍状病斑,表面变白,出现裂痕。有时溢出胶状物。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叶部病斑为圆形,淡褐色至灰褐色,比炭疽病斑大,边界不分明;常在叶脉之间呈扇形扩展,病斑部位容易破裂。


 

 病原病毒的性质: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形态附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生出孢子向四周飞散,形成侵染源。 


 

发生条件与对策:


        当地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发病。大棚、小拱棚栽培的发病早于露地栽培。露地栽培时,在梅雨期雨量大、尔后持续晴天、气温骤升的年份发病严重。土壤中盐类浓度增加可引发大棚内的病害。另外,根癌线虫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由于该病菌由土壤传播,要选用无病床上。染病床上应加以消毒,并从无病株采收种子。育苗后,要尽量减少移植伤口。加长轮作年限,避免连作。栽培时要选择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大棚内采取地下供水,可减少病害发生。


 

  蔓枯病(小球壳)



 

   茎症状:常发生于接近地面部位,初期油渍状,后期形成灰白色病斑。


 

 蔓枯病(小球壳)



 

   叶片:初期出现淡褐色至灰褐色圆形病斑。


 

 蔓枯病(小球壳)



 

   由叶缘扩展,为叶脉所限,呈扇形。病斑部位新年观察许多褐色小粒(分生孢子器)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防止方法     

        1、  防治根癌线虫病,在黄瓜幼苗移栽时每亩用线虫灵2000g可以减轻病害发生。

        2、由于该病菌由土壤传播,要进行病床和种子消毒。育苗后,要尽量减少移植伤口。

        3、加长轮作年限,避免连作。栽培时要选择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大棚内采取地下供水,可减少病害发生。

        4、加强苗期管理:尽量减少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在幼苗真叶出现时用98%恶霉灵3000倍泼浇苗床1-2次移栽前再泼浇一次,可以有效防止恶霉病的发生。

         5、药剂防治:由于黄瓜蔓枯病出现症状时,其病程已经发展到末期。所以要以预防为主。主要使用的药剂有 ;98%恶霉灵3000倍、50二氯异氰尿酸钠4000-6000倍、20%噻菌茂(青枯灵)500倍。

       

     


 




中国植物医院网站事业部

关心农业  服务农业  忠诚农业

主办单位:蓝青农业科技中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员单位)

连云港市百灵植物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电话:13225202008  客服中心电话:15051158468  电话传真:051887677806

苏ICP备09045152号-1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