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 物 医 院
 | 植物医院网站首页 | 科技论坛 | 植物医院 | 农药科学使用 | 急救站 | 涉农法律法规 | 生活小窍门 | 培训中心 | 一点通 | 优秀农药库 | 意见建议 | 曝光台 | 站略方案 |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植物医院  

 

病原是Cercospora momordicae Menedoza称苦瓜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症状 

  多从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发展。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多数直径815毫米,小的35毫米,大的2025毫米。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有时病斑相融合,叶片枯黄。发病重时,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发病规律 

    种子可以带菌,带菌率不高,从南瓜种子上可以分离到较多病菌,因此,即使黄瓜种子不带菌,当与南瓜稼接时,南瓜种子所带病菌也能成为初侵菌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初侵后形成的病斑所生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向周围蔓延。分生孢子传播多在白天进行,以1000—1400时为传播盛期。温、湿条件适宜,病菌很快侵入,病害以2528℃、饱和相对湿度下发病重,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会加重病情。植株衰弱,偏施氮肥,微量元素硼缺乏时发病重。增施磷、钾肥能减轻病情。 

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黄瓜与南瓜嫁接时,要注意南瓜种子也要不带菌。用55℃温水浸泡黄瓜种子和嫁接用的黑籽南瓜种子30分钟。 

    ②农业措施:发病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并随之深翻土壤,以减少田间初侵菌源。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防止黄瓜植株早衰,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发病初期摘除病叶。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1)1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71次,连续防治23次。

黄瓜靶斑病与黄瓜褐斑病的症状区分  
一、先说说黄瓜靶斑病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山东菜区的技术人员,将其称之为褐斑病,实际上褐斑病是Cercospora momordicae引发的,我们称之为靶斑病的是 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发的,该致病菌为多主棒孢霉,该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棒孢属。希望大家认真对待科学问题,不要以讹传讹,谢谢大家。如果大家,尤其是同行专家有异议,可以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王久兴联系, 我们可以讨论,也可以在蔬菜病虫害防治网上留言。
            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顶部叶,散生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成灰白色病斑,边缘色深,外缘褪绿,界限明显,直径1~5毫米,近圆形
或椭圆形,扩展中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对光观察,颜色变化明显,也可看到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的痕迹(下图)。

          后期在病部布满灰黑色霉状物,注意,在湿润状态下,或在水杯上自己培养,才能看到,而且实在后期才有。我先总结一下,靶斑病的特点是病斑小,近圆形,黄褐色,中间有点白。       也有人描述为,病斑初呈淡褐色后变为绿褐色,略呈圆形,直径6~12毫米,多数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有的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至灰褐色,上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枯死。
     还有人描述为,病菌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正、背面均可受害,叶片发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
略凹陷,受叶脉所限,有时为多角形。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大家看我拍的照片(正面,背面);
先看正面

                                  再看背面


     中后期多个相邻病斑常连成片,病健界限明显,表现深黄褐色;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斑变灰褐色,干裂、坏死。发病严重时
,病斑在叶面大量散生或连成片,造成叶片枯死、脱落。病斑大小为3-30mm,以10-15mm中型斑较多。在高温高湿与低温低湿条 件下易形成差别明显的大小型病斑,这与病原菌繁殖适宜温湿度相一致,高温高湿时,病菌繁殖快,病斑扩展快,形成大病斑;反之,形成小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褐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黄瓜褐斑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大家看看下图(下图),如果不仔细观察病斑的边缘、病斑的质地、颜色,如果没有经验,如果不看此症状前后的病叶症状、状态,很容易将靶斑病与角斑病混淆。

      发病后期与炭疽病不易区分,因此显微镜检病原菌对于确诊该病害是必要的。鉴定病原, 首先要进行分离、培养,然后才能镜检。下图是培养基上的病原菌。                                    

  这是靶斑病显微照片,病原为Corynespora cassiicola,山东很多地方发生的就是这种病害,当地有人误传为褐斑病或细菌性叶枯病。

      二、我们再说说黄瓜褐斑病
     在其他瓜类蔬菜上由此病菌引发的病害称为“尾孢叶斑病”、“叶斑病”,在黄瓜上发生称为褐斑病,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郑建秋先
生也认为确定为褐斑病是正确的,不应混淆。
褐斑病的病原为Cercospora momordicae Menedoza称苦瓜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在黄瓜生长后期,顶部叶片上散生水浸状小
型病斑,此时病斑与细菌性叶枯病十分相似,但不同于靶斑病(下图,引用郑先生照片)

       后逐渐发展成灰白色病斑,边缘色深,外缘褪绿,界限明显,直径1~5毫米,近圆形或椭圆形,扩展中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下图),此时与角斑病有十分相似,这一点类似靶斑病。          病株叶片病斑环死后,叶片容易脱落,后期,在湿润环境下,在白色病部布满灰黑色霉状物,病斑显圆形,似炭疽病,但炭疽病颜色偏黄(下图,类似炭疽病症状的褐斑病)。至于炭疽病的特点,我以后在别的帖子中会慢慢谈。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软件电话13933952172,农资销售,蔬菜病虫害照片,蔬菜保护,蔬菜图片,病虫害图片,诊断,病虫害鉴定,王久兴电话13933952172,蔬菜病虫害防治网www.scbch.com,农业书籍,课件,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病虫害诊断,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园林系。
 

  黄瓜褐斑病 的病原是Cercospora momordicae Menedoza称苦瓜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中国植物医院网站事业部

关心农业  服务农业  忠诚农业

主办单位:蓝青农业科技中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员单位)

连云港市百灵植物保护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电话:13225202008  客服中心电话:15051158468  电话传真:051887677806

苏ICP备09045152号-1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